游釣小講堂:初夏釣鰱鳙,掌握這幾個技巧,想不爆護都難!
三月剛剛過去,氣溫開始回升,現(xiàn)在也是釣鰱鳙的好季節(jié)。釣鰱鳙的過程快樂而又刺激,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釣鰱鳙的幾個技巧。
01
有風勝無風
越是大的水面越是需要有點風才好釣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3級左右的風是釣鰱鳙的最佳風力,而無風或風力大于5級,則釣鰱鳙相對困難一些,鰱鳙不活躍,無口。而且風力太大觀漂也不清晰;無風更壞,鰱鳙魚星不少,就是不咬鉤,可能與水面有風后溶氧增加有關。雖然無風水面拋竿和觀漂舒服,就像池塘釣魚一樣,但是上魚率就遜色很多。
02
低溫也可釣
三月以來,天氣陰晴不定,溫度也時高時低。有一次最低溫只有8度左右,但仍可以釣到鰱鳙,前幾天降溫,穿上棉襖在河邊還有點冷,沒有抱太大希望,只想過釣癮,釣白鰷和翹嘴,但是偏偏那天釣鯽魚的餌料狂上清一色的鳙魚,吃口猛,甚至猛的下頓,像白鰷一樣,如果不是因為有事先走,那天下午釣個二十幾條不成問題。所以我覺得低溫釣鰱鳙完全可以,尤其是鳙魚。
03
猾口鰱鳙難釣
在河邊,由于大家天天去釣鰱鳙,導致鰱鳙也成了猾魚。鰱鳙,看上去大頭,傻乎乎的,被認為是最好釣的魚之一,但是魚類本能還是有的,天天狂轟濫炸之下,鰱鳙也開始難釣了。平均一天只能上個三四條,后來就是水怪也只能上一兩條,手竿更是難得碰上,而從河里的魚星來看,鰱鳙的數(shù)量還是可觀的??梢?,鰱鳙一旦釣猾了也很棘手。任憑釣點再好,釣餌再精,也難喚起它們攝食的欲望了。這時最好的辦法還是另覓他處,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。
04
餌料混合為佳
單純鰱鳙餌料,無一不是霧化快,易脫鉤的。如果在面積小的魚塘還可以,但是在大水面的江河湖庫就不好用了。大水面往往有風有浪,除非高手,一般人很少能將鰱鳙餌料準確拋入窩點,脫鉤很嚴重,而且就算拋到窩點,大水面江河因為走水、風浪等原因,使鉤偏離了釣餌,效果很差,不像小魚塘那么容易。所以我們一般加鯽魚餌混起來的,一般比例是1:1,加白粉。拉絲粉慎用,一旦霧化減慢太多,釣鰱鳙結果就大打折扣。混合餌料還有一大好處,釣鰱鳙外還可以兼釣鳊魚、草魚、鯽魚等,還有數(shù)量可觀的白鰷和翹嘴,可謂是一釣多得。
05
草莓餌第一
本公司生產(chǎn)的鰱鳙餌料“拿大頭”系列主要有草莓、腥臭、蒜香、乳香、酸臭等幾種味型。實踐中發(fā)現(xiàn),草莓味的釣餌效果最好,無論溫度高低,都勝于其它餌料,尤其手竿釣鰱鳙更為突出。所以每次我都將草莓味餌料放在首位,其酸、香、甜對鰱鳙具有巨大的誘惑力,同時對鳊魚也很有誘惑。
06
白鰱也沉底
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我們認為白鰱是浮在半水或更高水層攝食的,但是多次手竿釣底也能釣到白鰱,不是錨中白鰱,是正中魚唇,基本上二斤以上的白鰱居多,而且發(fā)現(xiàn)腹內魚籽很多;其次,水深一般在1.5~2.0米左右,以小魚塘多見,相反水怪拋竿釣法有時也能中鳙魚,距離水面約60厘米,且鳙魚大小不等,可見鰱鳙魚泳層亦多變,沒有絕對的釣底釣浮。白鰱的力道也不小,不是想象中的兩三個回合就能擒獲的,沉底釣到的白鰱,至少要五六個回合才能抄網(wǎng)中魚,否則功虧一簣。
07
歪嘴鉤釣鰱鳙
水怪釣法由于魚鉤眾多,一旦鰱鳙吞入其中一枚,往往掙扎之下多鉤纏身,怎么也跑不掉。而手竿就不一樣了,常常易脫鉤,或遛魚之中,或抄魚之中,遛魚時間越長越危險,我們往往以為鰱鳙嘴大唇薄,脫鉤在情理之中。但是換了歪嘴鉤(伊豆)之后,由于用力方向不在一條線上,所以脫鉤率大為下降,而歪嘴鉤還有時會錨住魚,當泳層不對,或光有鰱鳙而不見其攝食時,一不小心錨上鰱鳙,也算是有所收獲。還有若下鉤中魚唇,鰱鳙掙扎之中,往往上鉤也會鉤住,保險系數(shù)又增加一成,所以選擇歪嘴鉤,釣鰱鳙如虎添翼。
上一篇:堅守兩天一夜,終擒水庫巨物 | 下一篇:游釣日記:清明掃墓踏春,意外鰱鳙爆護 |